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图书大全 > 我国存款类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管理

我国存款类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管理_图书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图书:

可以输入图书全称,关键词或ISBN号

我国存款类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管理

ISBN: 9787505875593

出版社: 经济科学

出版年: 2008-10

页数: 355

定价: 23.00元

内容简介


《我国存款类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管理》主要内容:利率市场化趋势不可避免,利率风险对存款类金融机构势必形成巨大冲击。如何正确认识利率风险,选择合适的工具管理利率风险,将是这类机构面临的重大课题。

《我国存款类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管理》的创新点在于借鉴国外先进的利率风险管理理念,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来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风险的管理措施和方法。具体表现为:一是系统地论述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及其应采用的管理手段;二是专门对利率风险中的选择权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三是将银行的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结合起来进行相关性研究,提出如何兼顾二者的管理思路;四是将大多数国家中央银行对利率风险的监管模式归纳为自律监管模式和详细监管模式,在对这两种模式进行比较后,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监管模式。

作者简介


谢云山,男,1975年9月生,山东淄博人,注册会计师,云南财经大学MBA学院副教授。2004年6月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金融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师从戴国强教授;2007年2月,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出站,指导教师为易纲教授。

自1999年以来,先后在《国际金融研究》、《财经研究》、《中国金融》、《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国家级和部级课题3项,主持厅级课题和横向课题3项。曾获得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度研究课题二等奖、云南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主要研究领域:货币政策、风险管理、公司金融、投资银行、固定收益等。

目录


前言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和相关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方法论和基本框架 1.4 本书主要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2章 利率市场化与利率风险 2.1 各国利率市场化的基本情况 2.1.1 利率自由化的历史背景 2.1.2 典型国家利率臼由化的基本情况 2.1.3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历史回顾 2.2 利率风险——利率市场化的必然产物 2.2.1 利率风险的初步探讨——美国储蓄贷款协会危机 2.2.2 利率风险的深层次探讨——对美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改变的评价 2.3 利率风险的含义 2.4 利率风险的分类和来源 2.5 利率风险管理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 2.6 利率风险管理是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有效手段 2.6.1 信用风险与利率风险的相关性分析——利率风险管理的趋势 2.6.2 利率风险衡量——利率风险管理的基础 2.6.3 利率预测——利率风险管理的关键 2.6.4 隐含期权风险管理——利率风险管理的难点 2.6.5 利率风险监管——利率风险管理的保障 2.7 小结第3章 信用风险与利率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3.1 信用风险与利率风险的关系 3.2 信用风险与利率风险相关性的模型证明 3.3 信用风险与利率风险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3.4 建立信用风险与利率风险的双重管理模式 3.5 小结第4章 利率风险衡量 4.1 账面价值法和市场价值法 4.1.1 账面价值法 4.1.2 市场价值法 4.1.3 对账面价值法和市场价值法的争论 4.1.4 账面价值法和市场价值法异同的微观解析 4.1.5 我国商业银行采用市场价值法的必要性 4.2 缺口(Cap)模型 4.2.1 传统的缺口分析——静态缺口模型 4.2.2 缺口管理方法的效率分析 4.2.3 对传统的静态缺口模型的改进 4.3 持续期(Duration)模型 4.3.1 持续期发展的历史进程 4.3.2 持续期的本质分析和经济意义 4.3.3 影响持续期的因素分析 4.3.4 有效持续期(Effective Duration) 4.3.5 利用持续期进行利率风险管理 4.3.6 持续期的效率分析 4.4 凸度(Convexity)模型 4.4.1 凸度的定义 4.4.2 用凸度进行利率风险管理 4.5 小结第5章 利率预测 5.1 对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的评价 5.1.1 纯粹预期理论(Unbiased (pure) Expectation Theory) 5.1.2 流动性升水理论(Liquidity Premiuml Theory) 5.1.3 市场分割理论(Market Segmentatiorl Theory) 5.1.4 优先偏好理论(Preferred Habitat Theory) 5.2 利用期限结构进行长期利率预测 5.3 利率期限结构及其与经济周期的实证研究 5.3.1 对我国的利率期限结构的考察 5.3.2 利率与经济周期联动性的实证分析 5.4 基于零息票债券收益率的预测法 5.5 小结第6章 对经济主体风险态度研究——隐含期权风险管理之一 6.1 隐含期权风险的重要意义——对利率风险传递路径的研究 6.2 隐含期权的性质和估价 6.2.1 期权的基本性质 6.2.2 期权定价模型 6.2.3 对隐含期权进行估价——一个提前偿付期权的实例 6.3 经济主体的行为选择和风险偏好分析 6.3.1 对人的理性的进一步分析 6.3.2 经济主体的风险态度研究 6.3.3 我国居民的不确定性感受和风险态度分析 6.4 小结第7章 随时取款风险和提前偿付风险——隐含期权风险管理之二 7.1 隐含期权对商业银行净现值的影响 7.1.1 净现值的敏感度 7.1.2 隐含期权对净现值的影响 7.2 存款人的随时取款风险及其管理 7.2.1 核心存款 7.2.2 存款人行为分析 7.2.3 商业银行与存款人的博弈模型 7.2.4 不同信息状态下商业银行的决策过程 7.2.5 启示 7.2.6 我国商业银行对核心存款的管理 7.3 借款人的提前偿付风险及其管理 7.3.1 提前偿付风险 7.3.2 影响提前偿付行为的因素分析 7.3.3 提前偿付风险的生成与传导机制 7.3.4 提前偿付风险的防范和管理 7.4 小结第8章 利率风险监管模式研究 8.1 自律监管模式:BIS的利率风险监管原则 8.1.1 决策机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对利率风险的监控 8.1.2 适当的风险管理政策与程序 8.1.3 风险测算和监控系统 8.1.4 内部控制 8.1.5 监管当局对利率风险的监督 8.1.6 资本充足性和利率风险披露 8.1.7 对银行账面利率风险的监管处理 8.2 严格监管模式:OTS的利率风险管理方法 8.2.1 董事会设立利率风险限度的必要性 8.2.2 建立利率风险衡量体系 8.2.3 对储蓄机构所承担利率风险的评级 8.3 我国监管部门对利率风险监管模式的选择 8.3.1 两种监管模式的比较 8.3.2 我国利率风险的监管现状 8.3.3 我国监管部门的选择 8.4 小结跋附录参考文献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