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图书大全 > 唯识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_图书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图书:

可以输入图书全称,关键词或ISBN号

唯识学概论

ISBN: 9787807524762

出版社: 巴蜀书社

出版年: 2009-10

页数: 447

定价: 29.00元

内容简介


《唯识学概论》内容简介:《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次年,他奉赵朴初会长之命,又写了《藏传佛教》。两书受到学术界和佛教界的重视。

作者简介


弘学,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1938年生,1957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学院藏语文专业。受业于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民族学家吴泽霖教授和夫人马时芳先生。先后问学于梁在农(智慧法师)教授、阿旺洛追扎巴、密悟格西。1956年三次谒见贡噶活佛,蒙授金刚三昧耶戒,又蒙授童七灌顶、宝瓶灌顶、私密灌顶、智慧灌顶和名词灌顶,赐藏名索郎泽仁。1972年皈依正果和尚,赐名弘学,并得法尊法师之教诲。奉正果法师临终遗命,1988年依止宽霖大和尚,受瑜伽菩萨戒,专事佛学研究工作。

从上世纪50年代起精习儒学和佛学,对儒学和汉藏佛学都有很深的造诣。著作甚丰,公开出版的有《佛学概论》、《藏传佛教》、《佛教文学》、《中国佛教简史》、《净土探微》、《禅门风姿》、《人间佛陀与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中观学概论》、《唯识学概论》、《佛教图像说》、《曼荼罗文化艺术丛书》四种,并注释佛典数十部达千万余言。为佛学小丛书、佛典丛书曼荼罗文化艺术丛书、佛教各宗派小丛书、唯识文库之主编、撰稿人。曾执教四川省佛学院、四川省尼众佛学院、空林佛学院、宝光佛学院。现任成都国学研究会会长、重庆佛学院研究生院(原汉藏教理院)教授,并被多所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目录


序序二 上篇 唯识史要第一章 唯识学的产生及其史略 第一节 唯识学在印度的产生及史略 第二节 唯识学之始祖 第三节 师子觉与陈那 第四节 十大论师第二章 唯识学所依之经论 第一节 六经 第二节 瑜伽师地论——“一本十支”之“本” 第三节 十支论——“一本十支”之“支”第三章 唯识思想在印度的演变 第一节 原始佛教的唯识思想 第二节 部派佛教的唯识思想 第三节 大乘佛教的唯识思想 第四节 分流时代的唯识思想第四章 唯识学在中国的传播及演变 第一节 唯识学在中国的初传——地论宗 第二节 真谛三藏与摄论宗 第三节 盛唐之法相唯识宗 第四节 唯识学的衰落与复兴第五章 玄奘大师和他的弟子 第一节 玄奘大师 第二节 唯识三祖 第三节 玄奘会下之精英 下篇 唯识要义第六章 五位百法 第一节 五位法的概念 第二节 心法 第三节 心所有法 第四节 色法 第五节 心不相应行法 第六节 无为法 第七节 二无我第七章 蕴处界三科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五蕴 第三节 十二处和十八界第八章 唯识五法与三性之学说 第一节 五法 第二节 三自性第九章 唯识义 第一节 能变、习气及种子义 第二节 初能变 第三节 熏习义与三量 第四节 第二能变 第五节 第三能变 第六节 唯识学的因果论 第七节 杂染流转义第十章 唯识学的实践理论 第一节 转识成智——四智心品概述 第二节 转依义 第三节 唯识观 第四节 唯识修行之根基及次第 第五节 唯识学的终极关怀 第六节 菩提与涅槃 佛身与佛土 附篇 唯识三字经一、唯识三字经二、唯识三字经释论三、唯识三字经讲录后记
关键词:唯识 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