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图书大全 > 适度多角化

适度多角化_图书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图书:

可以输入图书全称,关键词或ISBN号

适度多角化

ISBN: 9787108012173

作者: 尹义省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出版年: 1999-01

页数: 280

定价: 17.50

装帧: 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理论、方法和实证相结合,并通过对数百家中、美、日企业多角化的比较研究,揭示了企业成长新规律,提出了许多独到的新见。不仅“为企业经营者、管理者和决策部门制定企业成长战略规划和选择企业成长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马洪评语),而且,对目前企业组织结构调整、资产重组、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以及国有企业扭亏增盈等都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尹义省1966年出生。1985年河北机电学院工业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后曾任教于河北财经学院。1995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工程博士。1996―1997年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职于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企司。1988年至今,作者多年从事产业经济、技术与制度创新、企业战略等领域研究和咨询工作。先后参加国家级重大课题研究四项(负责主持其中两项)。本书是作者融通现代企业发展战略、产业组织、交易费用等诸多理论的研究成果,列入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课题项目,兼有理论创新和重要实际指导意义。作者在国际会议、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已发表论文近30篇,其中一篇被美国ISI引用。

目录



前言
理论机制篇
1.现代企业成长的模式及特征
1.1 企业成长理论及其发展趋势
1.1.1 企业成长犹如森林中树木生长
1.1.2 利润最大化
1.1.3 销售收益与效用最大化
1.1.4 有限理性原则和满意原则
1.1.5 战略协同性
1.1.6 层级结构与企业契约联结
1.1.7 企业成长理论发展趋势
1.2现代企业成长的核心
1.2.1 现代企业成长的含义
1.2.2 质与量互动
1.3 基于经营结构发展的成长模式
1.3.1 规模型成长
1.3.2 多角化成长及其分类
1.3.3 纵向成长及其分类
1.3.4 复合型成长
1.4基于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发展的成长模式
1.4.1 分散化成长
1.4.2 集团化成长
1.4.3 基于空间结构发展的成长模式
1.5现代企业成长的若干重要规律
1.5.1 规模成长的基础性
1.5.2 结构关联适应性
1.5.3 内部成长与外部成长
1.5.4 企业成长与产业成长的相关性
1.5.5 企业成长多重边界性
1.5.6 组织成长的生命周期性
2.企业多角化、纵向成长机制分析
2.1 企业多角化成长的正负面效应
2.1.1 风险分散效应
2.1.2 范围经济效应
2.1.3 交易内部化效应
2.1.4 其他效应
2.1.5 企业多角化的负面效应
2.2企业多角化成长的诱因分析
2.2.1 外部诱因分析
2.2.2 内部诱因分析
2.2.3 我国企业多角化成长的特殊诱因
2.3 企业纵向一体化成长正负面效应
2.3.1 节约交易费用与稳定交易
2.3.2 增强竞争力
2.3.3 技术经济与技术创新
2.3.4 企业纵向一体化成长的负面效应
2.4 不完全纵向一体化成长
2.5 企业准一体化成长机制
2.5.1 对交易的依赖及其不对称性
2.5.2 准一体化与完全纵向一体化对比
2.5.3 各种纵向成长的对比
策略操作篇
3.企业多角化成长及业务重组的战略管理
3.1 从单一业务走向多角化
3.1.1 一般过程与原则
3.1.2 单一业务的优势
3.1.3 单 一业务的风险
3.1.4 多角化成长的时机
3.1.5 多角化成长的二重检验
3.1.6 集约型多角化成长
3.2 进入新业务的战略途径
3.2.1 收购
3.2.2 内部新建
3.2.3 合资
3.2.4 低成本扩张
3.3 相关多角化成长战略
3.3.1 常见的相关多角化成长方向
3.3.2 战略协同、范围经济和竞争优势
3.3.3 战略协同与组织再造成本
3.3.4 相关多角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3.3.5 培育核心竞争力与相关的低度多角化
3.4 非相关多角化成长战略
3.4.1 宜于收购的业务
3.4.2 非相关多角化的优缺,点
3.4.3 确定多角化范围的思维技巧
3.4.4 对公司高层经理才干的要求
3.5 多角化之后的战略
3.5.1 放弃与清算
3.5.2 转变战略
3.5.3 紧缩战略
3.5.4 结构重组
3.5.5 一个结构重组的实例
3.6多国多角化成长战略
3.6.1 多国多角化的出现
3.6.2 竞争优势来源
3.7 分析多角化企业成长战略的过程与方法
3.7.1 现有战略的鉴别与分析
3.7.2 分析业务组合的三种矩阵
3.7.3 产业吸引力的比较
3.7.4 业务单元强度的比较
3.7.5 业务单元绩效的比较
3.7.6 战略协同分析
3.7.7 业务单元投资优先级排序
3.7.8 公司战略的制定
3.7.9 程序式分析与企业家悟性
4.促进中国企业成长的思考与模式选择策略
4.1 促进中国企业成长的系统思想和基本原则
4.1.1 企业成长的系统思想
4.1.2 基本原则
4.2 中国企业成长现实特征简要分析
4.3 中国企业成长环境的完善
4.3.1 外部环境的影响
4.3.2 逐步创建有利的外部环境
4.4 中国企业成长模式的权变选择对策
4.4.1 企业规模
4.4.2 行业特征
4.4.3 市场条件
4.4.4 不同成长模式之间的逻辑与策略
4.5 促进中国企业成长的政策建议
测度实证篇
5.企业多角化与纵向成长定量测度方法
5.1 企业成长模式测度的基本原则
5.2 多角化成长测度的三个基本方面
5.2.1 跨产业数分析
5.2.2 跨产业的分布特征描述
5.2.3 各业务相互关系特征描述
5.3多角化熵测度法
5.3.1 多角化测度实质是多样化的测度
5.3.2 多样性指数
5.3.3 多样化测度的基本准则与经济含义
5.3.4 多样化熵测度法实例计算
5.4 LRUH二维模型的构造
5.4.1 多角化程度各指标定义
5.4.2 LRUH二维模型
5.4.3 企业单位产业要素强度指标
5.5 企业纵向成长测度方法
5.5.1 完全纵向一体化
5.5.2 准体化
5.5.3 不完全一体化
6.企业成长模式实证研究的方法设计
6.1 实证研究的目的、方法
6.1.1 目的
6.1.2 数学方法
6.1.3 抽样方法
6.2 样本选取和指标体系设计
6.2.1 样本收集的基本思想
6.2.2 样本1――中国大型企业292家
6.2.3 样本2――中国股票上市公司36家
6.2.4 样本3――美国大公司36家
7.中国大型企业成长模式实证分析
7.1 分布特征
7.2 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比较
7.3 要素密集与相关多角化成长
7.4 地域特征
7.5 多角化成长与盈利水平
7.6 多角化成长与风险平抑
7.7 纵向一体化成长与盈利、风险
7.8 多角化与规模、市场结构、销售增长率
7.9 纵向一体化与规模、市场结构、销售增长率
8.中、美、日企业成长模式实证分析
8.1 中国股票上市公司成长分析
8.1.1 分布特征
8.1.2 与规模和股权结构的相关分析
8.2美国大公司多角化成长分析
8.2.1 多角化熵各指标的一致性
8.2.2 企业盈利水平
8.2.3 风险平抑
8.2.4 雇员人数
8.2.5 公司历史长度
8.2.6 销售增长率
8.2.7 经理年薪
8.2.8 企业负债率
8.2.9 美国大公司多角化分析小结
8.3 中国与美国企业多角化成长比较
8.3.1 多角化程度
8.3.2 企业规模
8.3.3 单位产业要素强度
8.3.4 中国企业多角化成长途径
8.4 日本汽车制造企业准一体化成长实证分析
8.4.1 不完全准一体化特征
8.4.2 控股度与被控子公司盈利率
8.4.3 控股度与销售依赖度
8.4.4 公正交易委员会的作用
8.4.5 我国加工装配型企业成长模式的思考
关键词:适度 角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