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图书大全 > 云南旅游小镇丛书

云南旅游小镇丛书_图书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图书:

可以输入图书全称,关键词或ISBN号

云南旅游小镇丛书

ISBN: 9787806957264

出版社: 云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年: 2008-8

页数: 135

定价: 24.00元

装帧: 平装

内容简介


乌蒙山横亘黔西南和滇东北,气势磅礴,沟壑重叠,素以雄奇险峻和行路难闻名于世。然而,在云横雾锁的乌蒙山麓的峡谷里,有一座一千多年的古镇,这就是云南历史文化名镇——昭通市盐津县豆沙古镇。 豆沙古镇下辖石门、黑喜、石缸、万古、长胜、银厂六个村委会。东接盐井镇,南靠柿子乡,西邻大关吉利镇,北与中和乡相接,距盐津县城 23公里,昆水公路,内昆铁路沿江横穿而过,素有“咽喉巴蜀,锁钥南滇 ”之称。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入滇的要隘。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焚人文化和古滇文化在这里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朱提文化,也就是当地人说的三川半文化。 从豆沙古镇的街面上走过,除了四面的大山给人一种压抑的闷热外,两旁的铺面及其招牌都是跟古道有关的,如果你是一个刚来的外地人,那么走来走去都是一条街道;然而,当你对这里有所了解后,这里就是一步一景,每一块石头都有一个故事,每一间房子,都有来历。 在一首关于五尺道的地名诗里,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关河峡谷里那些沿路的地名: 一出昭通大天晴,钻沟垭口雾沉沉。过铁桥,黄葛溪,街心高来两边低。四方石,莲花台,观音坐在手扒岩。龙进、麻柳上大湾,抬头看见石门关。 在这些集镇中,随着交通线的变迁和改道,大湾等许多集镇已经萧条,成了群山之中的遗迹,而坐落在关河峡谷里的古道雄关——豆沙关,在风雨中沉寂下去又在风雨中崛起,给后来的人们一个凭栏怀古的地方。 从寿星山的半坡上俯视豆沙古镇,那些像凝固了的漩涡一般的川南民居,层层叠叠的黑瓦飞檐,给人的感觉是一种古朴的风貌。有淡蓝色的炊烟在房顶上飘,整个古镇就像在雾海中飘浮一般,神秘得很。 豆沙古镇在关河大峡谷里,背靠悬崖,面对的也是悬崖,看云横关河,雾锁石门。作为云南的北大门和入滇的第一关,豆沙关既是中原历代王朝同边塞少数民族争夺的战略要冲,也是中原入滇的交通要道。作为从古代村落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古镇,唐代到今天一千多年的历史,积淀成了通道文化典型代表的千年古镇。那些高大的黄桷树,经历了太多的风雨,记忆了太多的故事。 在豆沙的每一天,我都反复地在街道上徘徊,走过来是一条老街,走过去也还是一条老街,我知道有许多人在这里走过,可我不知道他们在这里有些什么样的奇遇,留下了些什么样的怀想。在古镇青石板的檐坎上,经历了千年的岁月,那廊檐水滴出来的水窝见证了水滴石穿的道理。在古镇的铺路石中,常常可见历朝历代废弃了的墓碑,无言地诉说着他们的主人那过去了的辉煌,那些头发花白的年近百岁的老人,看着那廊檐上滴下的雨水半天不动,手里的蒲扇好半天不摇动—下,他们仿佛听到了那远去了的驼铃,看到许多足迹被满地的落叶覆盖。 经过了上个世纪那些非常的岁月,那些印证了昔日豆沙繁华的雕龙画凤的庙宇和会馆几乎都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回廊疏落花格窗”不见了,“青砖小瓦马头墙”也只剩下一些遗址。 而那些庙宇和会馆,如今只余零星点点,那些张牙舞爪的石狮和石蹲,像一个个年老体弱的演员,在夕阳荒草中跳着他们最后的舞蹈。 从街北的涂家马店的废墟出来,穿过一台一台的坡地,就到了老君山下,地里的庄稼已经收割,只剩人腰高的杂草。站在仅存的三官楼石塔下,透过岁月的烟云,那拆毁了的废墟,那入云的弯弯山路,那山路上的马帮,那朱提江边的旧码头,那关河上的船只,那飘荡在关河上空的关河号子,让人有了一种渺小和卑微的感觉,几千年后的人们,是否会知道在岁月的流逝中,曾经也有我卑微的脚印。 豆沙古镇上,在古代和现代之间,更多的是现代砖混结构的房子,爬上一幢最高的房子极目远眺,那些走了一千多年的马帮没有来,那些响了一千多年的马铃声倒似乎还在空旷的关河上空回响。眼前的一切变得模糊了,过去的一切倒似乎清晰起来,这个小小的古镇已经掩映在落日铺天盖地的霞光中了。 来到豆沙古镇的人们,无不对这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赞不绝口,然而,对于我来说,除了赞叹这里的山水之外,来到这儿,是一段神秘的心路历程的开端,毫无疑问,这儿神秘的山水和古朴的民风注定了将在我今后的创作中反复出现。 翻开发黄的史书,豆沙关最早出现在唐代的地图上时叫做石门关,豆沙古镇因豆沙关而得名,豆沙关又以一个在这里守关的彝族将领的名字而得名。豆沙关历史悠久,是滇东北进入滇中的必经要道,自秦汉以来,历朝历代都对这里的古道进行了修扩。唐朝贞观五年在豆沙设石门县,元、明两代,豆沙关叫罗佐关,清雍正五年“改土归流”后,当地的土著居民离开了这儿,清政府开始了对滇东北的开发。由于京铜外运,大量移民进入豆沙,豆沙关出现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成昆铁路等相继修通,豆沙关交通枢纽的地位才不复存在。 在我的理解中,豆沙关其实就是通道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因为这里有交通史上的奇观,古今五道共存:一是先秦开凿的从宜宾到曲靖的五尺道经过这儿,二是从大关黄葛到水富的航运经过这儿,三是从昆明到水富的昆水公路经过这里,四是内昆铁路从这里经过,五是正在施工的麻水高速公路仍然从这里经过。而这种古今五道格局的形成,是两千四百年多年历史发展的结果。 有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我一直在滇东北高原上不停地行走。大量的精力花在了地方历史文化的收集上,闭上眼睛,这古老的高原的地形地貌,山川河流,民风民俗,气候物产,像电影镜头一般在脑海里浮现。

关键词:云南 旅游 小镇 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