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图书大全 > 松涛馆诗集

松涛馆诗集_图书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图书:

可以输入图书全称,关键词或ISBN号

松涛馆诗集

ISBN: 9787534340253

作者: 姜书阁

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2001-01

页数: 186

定价: 16.10

装帧: 精装

内容简介


姜书阁先生一生经历传奇,早年就学于清华大学。毕业后开始了漫长的国民党政府的宦海生涯,49年拒绝随国民党赴台。58年报名赴青海支边,文革中在草棚中作诗著述,文革后再次焕发学术青春。 本古体诗集是作者一生心境历程的真实写照,1995年获全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

作者简介


姜书阁小传

姜书阁,字文渊。一九○七年十一月十四日出生于辽宁省凤城县朝阳岗一户满族农民家庭。满姓姜佳氏,正黄旗人。

一九二一年他考入奉天省立一中。翌年该校改制,进入文科第一班。一九二五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工科的唐山大学录取。他不愿弃文学工,终于在入学一年后,重新考入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改学政治学。他兼收并蓄,旁听了清华国学研究院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梁漱溟等名学者的文史专题课。一九二七年,他的《古者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考辨》,获清华“丙寅论文奖金”第一名,发表于《清华周刊》并印行单行本。他的第一种学术专著《桐城文派评迷》,一九三○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一九三三年又编入《万有文库》,流传颇广。此外,他还发表了许多译作,其中《美国黑人诗歌选译》发表于鲁迅主编的《语丝》;《雪莱小诗选译》(笔名“长天纾翮”)发表于《清华周刊》。

一九三○年夏由清华大学毕业,到一九三七年,他先在哈尔滨教育厅任秘书兼法政大学政治学教授,继而到察哈尔教育厅及北平社会局任职。一九三四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他的《中国近代教育制度》。同年主编《黑白半月刊》,发表了具有进步思想但仍属改良主义范畴的论文《论作文作学作事作工与作人》。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五年,《东北月刊》和《行健月刊》连载他的《世界治外法权史》之中六章(余稿在抗战时期散失)。一九三六年任《北平晨报》主笔,曾撰写社论近百篇。

由于他曾在《晨报》上发表过反日社论,“七七事变”日军占领北平后,乃携妻女辗转南下至重庆。一九三八年到国民政府行政院任编审,一九四○年调财政部任秘书。自此,他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宦海生涯:历任税务署长、国税署长,直至国民政府财政部政务次长。这是他在国民党政府官职日高而心情最为抑郁的时期。他以旧时治学的严谨勤奋,一面竭力挽救当时濒于崩溃的政府财政,一面却又以书生自许,保持清高廉洁。他卸任时依旧两袖清风一贫如洗。这在当时国民党政府官员中,绝无仅有。那时上海以揭露权贵著名的《铁报》,曾在头版刊登过一篇《廉吏外传》,指名记载他清苦的生活,预言他“将以穷教授终其身”,在上海财税界引起过强烈反响。

抗战时期他主编《政治建设》月刊,发表过数篇教育方面的论文,还为《现代读物》《图书月刊》《新评论》长期撰文,其中《读冯友兰〈新理学〉书后》影响很大。

他官职羁身时日越久,对国民政府的统治越感失望。一九四九年六月,他坚决辞去财政次长职,不顾国民党“中统”、“军统”的胁迫以及教育部长杭立武多次登门劝说,坚持拒绝离开大陆。八月里悄悄由广州飞回重庆,在那里迎来了解放。

建国初,他曾任西南军政委员会财政部参事,主持创办井先后担任西南税务学校和西南财政干部学校副校长。其间赴贵州参加了土地改革工作,担任西南第三期土改工作团第一大队大队长。一九五四年调至西南一级机关干部学校学习。如果说土改使他第一次亲身参加了无产阶级革命实践,那么,这时期则使他系统地学习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想。

一九五八年,他已年过半百,犹以一颗报国之心响应党的支边号召。他毅然放弃大城市舒适的生活,变卖了所有家具,拎著几只皮箱,携带妻女,自愿报名加入了大西北建设者的行列,在青海工作了二十一年。在青海师范学院,他从事中国古典、又学的教学和研究,克服了当时图书资料缺乏、学术信息闭塞以及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等各种因难,不顾诸多“运动”的干扰,身居陋室,潜心治学。他七十余万字的《中国文学史纲要》,是在饥肠辘辘的六十年代初完成的。这是建国以来最早个人撰写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文学史。可惜因纸张困难,当时只作为青海高校教材,印发了三百套。一九六四年,完成力作《陈亮龙川词笺注》,由于受当时出版界某些偏见的影响,也未能及时出版。他并未因此灰心,将书稿藏于箧中,又埋头于中国戏曲史研究的艰苦劳动之中。

那场空前的“浩劫”中断了他的工作。在“牛棚”那彻夜不熄的灯光直射下,在黄河岸边涛声阵阵的农场小屋里,每当夜阑人静,高原寒气透过身下麦草向他袭来时,他常常思绪万千,辗转难眠,便打腹稿作诗。这是他当时唯一能够进行的文学活动。其中近四十首古体诗词因抄在烟盒背面而得以保存下来,辑成《麦草集》。一九七四年,他虽获得“平反”,却因“不识抬举”,拒绝接受以“评法批儒”代替古典文学的教学,而被迫退休。

粉碎“四人帮”后,他已年逾古稀却焕发了学术青春。一九七八年四月至六月,他一气呵成,写出三十二万字的《诗学广论》初稿。一九七九年应聘到湘潭大学中文系任教授。一九八○年九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陈亮龙川词笺注》。这部沉沦了十七年的著作一经问世,即得到学术界的赞誉。一九八二年六月其《诗学广论》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他读者最多影响最大的一部著作。同年十一月,旧作《中国文学史四十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九八三年,齐鲁书社出版其近作《先秦辞赋原论》。由于青海人民出版社热情索稿,一九八四年二月,他的《中国文学史纲要》(两卷集)在那里出版,作为他留给青海学子及文学青年的纪念。此外,他的《文心雕龙绎旨》于一九八四年由齐鲁书社出版;近四十万字的《骈文史论》于一九八六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三十万字的《汉赋通义》于一九八九年由齐鲁书社出版;四十万字的《说曲》于一九九○年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后几本著作完成时,他已是八十多岁高龄的老人了。

九十年代后期,他集中精力完成了两本论文集:《百一集》、《百一集续编》,共收入二百○二篇学术论文,均为近年撰写而未及发表的文章。由于出版困难,他说,就留待身后再面世吧。

姜书阁于一九八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八四年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八九十年代曾任湖南省古典文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中国税务学会顾问等。

他的《中国文学史研究》一九八八年获湖南省高等学校“六五”期间科研一等奖;《骈文史论》一九九一年获湖南省首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该书一九九五年获全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张贵生)

目录


目录
松涛馆诗集目录
少悔集
雪霁
春夜苦吟
农隐歌
夏日闻蝉
春夜寒斋独坐
秋夜急雨
鸭绿江上舟游
夏日田园即目
秋夜
雨夜忆故人
夏日早起
听琴
自励二首
安东市上
空堂夜坐
春日小斋独坐
早春二月客唐山
偶患目疾,医蒙一眼,戏赋解嘲
雪夜拥炉
不寐
寒夜歌二章
调人
?
炎夏洞户听蝉
清华园夏日
偶患头风,疑为疟疾。?见报载日本文学家芥川龙之介自杀,感赋
病中思亲
除夕病中
早春园桃初放
新霁小林漫步
夏末早起
寒夜闻?,起步庭中,怅触有怀
寄承淑沈阳
承淑寄小照来
怀荫谷东京
清华园初秋去留未定
客?江寒夜不寐
?外
张家日登山口号
早春登雨儿山
春游赐儿山
婚後与承淑同游沈阳北陵――清太宗皇太极昭陵四首
勋志士
春日杂感二首
暮春感怀
偶成
春日梦故园桃李
闲愁
丙子除夕示内
春朝感旧
风雨集
南京富贵山抗日大本营
宝剑
丁丑冬汉口闲居
失意
腊尽偶成
汉上除夕忆北京故人
书愤
江楼小立
江边即日随吟
忆故都元夜
赁居斗室,诗以自遣
汉口早春忆故园桃李
夜泊城陵矶
江中夜航
昏夜舟中
雨中船过沙市,遥望江陵
过沙市
游宜昌隔江之石榴红
入蜀过长江三峡二首
见峡江孤舟遇风
到渝不得意,复回武汉,舟中感怀
去蜀过瞿塘
同年秋再度人川,夜泊江上
过彝陵即今宜昌,夜坐东山草堂
雨中望巫山十二峰
避寇万州,雨夜不寐,坐以待旦
暂居万州待时
三十咏怀
夜静
登万州北山
登太白岩二首
思苦二首并序
月夜登楼北眺
腊尽春回感怀身世
早春思归
有士篇五章
言志
春日客渝州感怀
空袭夜警,隐避野外
敌机昏夜袭沦口号
立秋
苟宦
夜坐虚堂
秋晚
梁燕
对镜初见白发二首
答王六冠吾恩施
忆旧二首
自解
书臆
调燕四首
晚归佛圆关
壮?集
游莫愁湖
车过嘉兴
西湖楼外楼小酌
湖上
孤山
朝发海上
到苏州
太湖?头渚
江天寺法海洞
竹林禅寺
玄武湖二首
虎丘纪游
夏夜後湖口占
後湖晚集
羁旅海上
沪苏道上
拙政园
晚游狮子林
沧浪亭
寒山寺
邓尉看梅
留园小立
微雨登虎丘冷香合
清明饮虞山兴福王四酒家
常熟无锡途中
蠡湖渔庄雨後
去沪飞广州空中口号
别後
怀人!
独居广州忆昔二首
白莲
飞渝值雾
退闲
寄语
渝居自傲二首
岁月峥嵘
偃蹇
睡起
寒雨己五冬在渝感时有作
情思
寒云
岁晚
曼将
迫迁
己丑岁除是岁腊月十八日立春
庚寅元日
闲适
山静重庆长江南岸建业岗
夜宿涂山桐阴馆辛卯初秋,建业岗
夜望
久客
高风
晚眺
黄花
秋尽
题画梅
癸巳十月初九日久雨忽霁
癸巳初冬渝居恬澹,自得其乐
长居
丙申早春游澄江镇过北温泉小憩荷池
初见桃花喜作时居北碚已二年又三月矣
复生集
旧诗新唱
修建人民广场西宁建中心广场于点将台前
参加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玉树藏族代表团
牧区社会主义革命后
玉树牧歌
草原欢唱
牧人自由颂歌
牧区开矿
玉树通天河兴建大桥
青藏公路通过唐古拉山
柴达木大油田
壬寅春即事书怀
题画绝句五首
癸卯中秋赏月
朝来
初秋游香山不见红叶
甲辰除夕慰袭休
春暮游西山值雨
初夏庭前芍药盛开
雨中游官厅水库二首
燕歌行
颂兰考县长焦裕禄
却喜
到湟源农材参加秋获,久雨喜晴
湟源曙光大队秋收
感遇十二绝句成甲正月初六至十二日作
禁闭杂诗十二首
庚戌初春循化山中
水碓夜坐
不寐
循化田间
循化农场书怀
赞布呼村外小溪
夜守麦田放歌
独守田间遇雨忽晴喜作
辛亥早春偶思
忆在循化所见笔管杨
再赋笔管杨
自题画梅
题红牵牛
退休集
退休
退休伊始,心烦意乱,不知所从,怅然有作
?徨
孤寂
自慰
无归二首
世路
春暮思蜀
丁香
看花
古意短章
读医书
自伤
惘惘
答客问
重到渝州百感交集二首
小南山看红叶
丁巳岁暮所作诗十首
感时述怀
华颂四首
自勖四首
解嘲
一九七八年三月五日夜作二首
有感三首
将之广西感赋二首
毛泽东八五诞辰纪念辞四章戊午冬作
戊午秋却广西之聘,将适湘潭,荏苒至己未新春,犹未成行,怅然有作
别青海南下湘工
东山集
入湘
三月七日感怀不寐二首
三月廿二日书臆二首
三月廿四日感事二首
春寒寄意
思去
湘潭暮春偶成
汨罗街头“看故事”
汨罗江竞渡
谒屈子祠
风雨过洞庭游君山
登岳阳楼徇请题句率成以应
新化冷水江波月洞
庚申除日偶占
积雨困人,偶晴出游,踽踽独行,不胜寥落
辛酉立夏凭栏伫思
游武陵桃花源反唱二首
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日述志
有韶山滴水洞,咏山中白云古绝句二首
庐山仙人洞
观庐山瀑布忆太白
遍读庐山题咏,无当意者,废然有作
辛酋重阳後一日零陵舟中
永州寻柳子厚游踪
游浯溪
老友陈曼若远自临汾惠诗相忆,次韵和答
附陈曼若原作
壬戌迎春自励
长安行赴唐诗讨论会
别故里五十七年,偶于长安会上遇乡人邀归讲学,情恳意切,怅然感旧二首
壬戌暮春船山学社重建感赋
汨罗秭归行诗六首
汨罗谒屈子祠
瞻仰屈子塑像
从汨罗到秭归
端午秭归江上看龙舟竞渡
游兴山县香溪访昭君村
高岚山中
晨发沈阳午抵大连
大连海滨晚归
雨後白玉山凭眺旅顺港口
参观导弹快艇与潜水艇
金州信宿过庄河,至岫岩,值大雨成灾
由岫岩驱车至丹东
乘小艇游览鸭绿江
归故里匆匆登上大顶山
由丹东至凤城
凤凰城
别故乡过京小住浩然返湘
哭老友陈君曼若用曼若客秋蹭诗原韵
酬胡国瑞教授
附胡国瑞先生见赠原作
教学三十年言志壬戌九月
衡阳曲兰谒船山故居湘西草堂题壁
宣誓入党赋诗自勉二首
衡山道中
登视融峰
癸亥晚秋湘潭书臆十韵
湘潭访齐白石先生故居不得题赠纪念馆
甲子秋应邀集岳阳筹办屈原大学
读《清史稿 林则徐传》感赋
此心
到成都
望江楼
听锦江古琴社琴师演奏琴曲琴歌
感事乙丑李秋
庚午岁首咏怀己巳腊不尽十日作
覆瓿词曲集
苍梧谣二首
满江红 秋声
永遇乐 秋夜
浪淘沙 闺思
临江仙 寄友
菩萨蛮
采桑子 答纪湘涛步原韵
附纪湘涛前辈原作
如梦令 新婚别后
清平乐 忆内
苏幕遮 秋日寄内
更漏子
满庭芳
丑奴儿令
酷相思
蝶恋花 岁暮感怀
忆秦娥
虞美人
满江红 生日述怀
长相思
蝶恋花
忆江南
临江仙
醉花阴 春郊
巫山一段云 丙申岁暮述怀
前调
跃进小今
十六字令 工人
前调 农民
忆江南 乘东风
前调 全民大跃进
渔歌子 青海农民炼铁
捣链子 壁画
江南春
春光好 全民皆兵
前调 全民冶炼
天仙子 托儿所
十六字令 三首增产节约粮食
北双调折桂令 青海颂
南集曲中吕霓裳戏舞千秋岁 中国共产党建党四十周年颂
中兴乐
南吕宜春令 一九六一年岁除作献岁曲
北寅钟节节高 即事述志
北双调沽美酒带过快活年四首并序
一七令 欢庆一九六四年国际劳动节
清平乐四首 庆祝一九六五年春节
喜春来 欢庆一九七八年春节
同前调 沉醉东风
庆宣和四首
越调 天净沙 青海草原牧歌
前调 将别青海写怀
自度曲 老来红 题红叶
北曲双调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武陵春 王戌正月十一日立春
凤凰台上忆吹箫
辽东好四首
凤凰台上忆吹箫 归凤城故里
北曲中吕 十二月带过尧民歌
春从天上来
临江仙
应天长
同调
附:姜书阁小传
关键词:松涛 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