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图书大全 > 理学文艺史纲

理学文艺史纲_图书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图书:

可以输入图书全称,关键词或ISBN号

理学文艺史纲

ISBN: 9787534338861

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2001-01

页数: 1308

定价: 49.30元

装帧: 精装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全面研究宋明理学与古代文学艺术关系的专著。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宋明理学无疑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自南宋后期始,理学被奉为官方哲学,成为宋以后中国近古时期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作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结构与内涵的一大转折与新变,理学对总体社会思潮及具体意识形态的演进嬗变皆有重要的影响乃至支配作用。这种影响,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得尤为复杂,各种文学艺术体类对理学或由感契而承受,或由击撞而交织,虽程度不同,方式各异,却皆显然由此而铸定其本质特性与形态风貌。本书以思想史的自身发展为经,以宋明时代社会心理为纬,分析理学的性质、演变,说明其历史必然性,探究其与文学艺术沟通联结的机制。主要研究宋明理学与文学艺术的关系,包括处于理学氛围中的文艺史的性质、形态及其演变,理学自身发展、演化、解体过程在文艺领域中的折射及其复杂表现等方面问题。着重通过对近古时期诗学、词学、古文、小说、戏曲、绘画等文学艺术体类的性质内涵与表现形态及其发展演变轨迹的把握,探讨各种文学艺术体类与理学之间的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关联。既具体论述,又宏观整合,试图较为深人地全方位地揭示理学与古代文学艺术关系的深层内质及其表现形态。因此,本书既穷究了中国近古文学艺术史性态形成与演变的思想史根源,又将宋明理学的研究拓展到文学艺术领域,在对不同学科的整合中展示出思想文化史和文学艺术史研究的新途径。本书运用大量的思想史与文艺史原始资料,力求论题的深入,避免浮泛空疏,并进而形成宏观视野,使之上升到理论层面,避免以偏概全。

作者简介


朱恒夫,1959年生,江苏滨海人。文学博士。现任同济大学文法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戏典、小说。著有《目连戏研究》、《中国文学史疑案录》、《花间集注析》、《史通注译》等。

季国平,1956年生,江苏泰兴人。文学博士。现任中国文联组织联络部副部长。主要从事中国戏曲史、中国文化史研究。著有《元杂剧发展史》、《一代文学的瑰宝――元典》、《毛泽东与郭沫若》等。

朱良志,1955年生,安徽滁州人。文学硕士。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美学、中国艺术学。著有《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汉字与中国文化》、《道家学说与中国美学》等。

许总,1954年生,安徽桐城人。现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诗学发展史、唐宋文学、思想文化史与文学。著有《唐诗史》、《宋诗史》、《唐诗体派论》、《杜诗学通论》、《宋明理学与中国文学》等。

谢桃坊,1935年生,四川成都人。现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词学及宋代文学。著有《柳永》、《苏轼诗研究》、《宋词概论》、《中国词学史》、《中国市民文学史》、《敦煌文化寻绎》等。

束有春,1956年生,江苏仪征人。文学硕士,副研究员。现在江苏省文化厅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中国文化史研究。主编有《中国历代婚姻事典大观》、《江苏文物古迹通览》等。

目录


序说 中国近古文化史上的哲学与文学艺术
引论卷之一
第一章 理学的特征与意义
第一节 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理学的性质与演变
第三节 理学的必然性及其历史地位
第二章 理学与文学艺术的联结基础
第一节 宋代的崇文风气
第二节 宋人的心理结构
第三节 来文化的理性精神
第四节 儒学的传统表现方式
诗学卷之二
第一章 哲理诗的类型与发展
第一节 哲理诗的类型特征
第二节 玄言诗与道释诗:宋代以前的哲理诗
第三节 理学诗:宋代理学思想的诗化形态
第二章 理学诗派
第一节 理学诗派概况及理学诗特点
第二节 邵雍:理学诗派之创始
第三节 周敦颐、程颢与张载:学说自立与诗风同调
第四节 朱熹:理学宗师与诗坛大家
第三章 理学演进与宋诗史程,
第一节 理学先驱与未调发轫
第二节 理学奠建与隆宋诗坛
第三节 理学集成与宋诗中兴
第四节 理学趋变与宋调式微
第四章 理学内涵与宋诗观念
第一节 统合儒道释的文化观念
第二节 理学与禅悟
第三节 情理冲突的诗学思想
第五章 理学衰变与诗学变迁
第一节 宋元诗坛的主情观念
第二节 明代反理学思潮与诗学走向
第三节 明清之际的学术思想与诗学
词学卷之三
第一章 词的体性与宋词的发展
第一节 小唱:宋人世俗娱乐方式
第二节 词为艳科
第三节 宋词发展过程中的异质
第二章 理学词派概况
第一节 理学家对词体的认识
第二节 理学词派的构成与特点
第三章 理学家之词
第一节 邵雍与司马光之词
第二节 吕本中之词
第三节 朱松、刘子?与胡寅之词
第四节 朱熹之词
第五节 陈亮之词
第六节 叶适、真德秀与王柏之词
第七节 魏了翁之词
第八节 吴泳之词
第九节 刘辰翁之词
第四章 宋代词论与理学思潮
第一节 词论的复雅倾向
第二节 词坛对理学思潮的抵制
第五章 理学对宋以后词学的影响
第一节 元明理学家之词
第二节 明代词坛的反理学倾向
第三节 清代词学的尊体运动
第四节 现代词学与理学思想
古文卷之四
第一章 宋初古文复兴与理学文化氛围
第一节 古文复兴中的理学因素
第二节 宋初“理学三先生”与古文
第三节 范仲淹古文中的理学精神
第二章 北宋古文主流与理学基本精神
第一节 欧阳修的道德文章
第二节 曾巩之文与理学
第三节 王安石之文与理学
第四节 三苏之文与理学
第三章 二律背反:理学家古文的说教与情彩
第一节 周敦颐及其《爱莲说》
第二节 张载及其《西铭》
第三节 二程之文
第四节 朱熹之文
第四章 理学精神对辽金文风的渗透
第一节 理学精神对辽代文风的渗透
第二节 理学精神对金源文风的渗透
第五章 理学古文在元代的复兴
第一节 耶律楚材理学古文的承启作用
第二节 许衡理学古文的北风南折
第三节 刘因理学古文的阔大气象
第四节 吴澄理学古文的典雅赡丽
第五节 虞集理学古文的雅训平和
第六章 明代:理学古文的前后异响
第一节 “明初三老”及其理学古文
第二节 明代中期理学古文的主导地位
第三节 明代末期理学古文的反动
第七章 清代:理学古文的沉寂与复盛
第一节 清初理学古文的沉寂
第二节 桐城派古文的崛起
第三节 理学古文的再度沉寂
第四节 曾国藩与桐城派古文的中兴
小说卷之五
第一章 话本与传奇:理学的模糊指向
第一节 理学在宋元的际遇与对民众的影响
第二节 话本:对理学的接受与排斥
第三节 传奇:由对“理”的漠视到载“理”的工具
第二章 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小说家对“理”的社会诠解
第一节 “格物致知”:探索规定社会兴衰之“天理”
第二节 “太极”的永固性与封建纲常的至高无上
第三节 圣贤之标准:仁、义、礼、智
第四节 为彰“理”而设计的情节结构
第三章 幻想小说:心学与小说拥抱的结晶
第一节 明中叶以前的幻想小说:“心”的浪漫狂想
第二节 《西游记》:艺术化的心学
第三节 清代幻想小说:以心学为旗帜
第四章 世倩小说:理学内涵的扩张与小说的转型
第一节 “欲”的横流与世情小说的理性导向
第二节 “百姓日用即道”:小说家视野的转换
第三节 劝百讽一:“欲”终于冲破“理”的防线
第四节 “欲”中之“情”;映照理学的冷酷
第五章 理学小说:无思辨性的程朱语录
第一节 视名教为社会之根本的《好逑传》
第二节 以“理”育人的《歧路灯》
第三节 展示理学家心理的《野叟曝言》
关键词:理学 文艺 史纲